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奢華消費競爭的反思:需要與想要

W. Miller在1993年寫道:「我本來很難過的,因為我車上沒有傳真機。還好我看到一個人,他車上竟然沒有行動電話。」

這是羅伯特在《奢華狂潮》一書中所舉的例子,用以打破許多人的消費迷思。他主要的論點是:美國人的消費行為從十年前羅伯特以不到一百元買一個烤肉爐,到現在動輒千元以上的烤肉爐,雖然功能更為齊全,設計更為精美,但是市面上卻再也找不到只要一百元左右就能買到的陽春烤肉爐。原因不是一百元的爐子不好或使用有問題,而是因為大家爭相購買更貴、更豪華、可以彰顯身價的爐子。其他如珠寶、名牌手錶等等各式各樣的商品也有相同的情形。為了要和其他購買一般價位的人區隔,人們花更多的錢去買各種奢華的商品,追求的是與眾不同的獨特性。

人們的消費不再僅是基於生理的需求,更大的成分是來自於心理的渴求…因為我「想要」,而不只是我「需要」!這樣的消費心理驅使我們去買更大的房子、更豪華的車子和更昂貴的衣服。許多人在奢華、亮晶晶的世界中迷失自我,想要的東西更多更多,而忘記自己所需要其實不多。

顏回曾描述自己的心境說:一簞食、一瓢飲,吾不改其樂。這樣簡單的滿足在奢華的消費世界中已逐漸消失,我們都要的遠比需要還多,貪求的習慣讓心惶惶不安…因為有了一件東西還要追求更好的:有了一件保暖的衣服是不夠的,還要更多的華麗的裝飾品,這樣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深淵。

嘗試過簡單的生活吧!不要一直去看別人擁有多少,而是要反過頭來觀察自己擁有的世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珍惜你手中的一朵小花,而不要只是羨慕其他人所擁有的珍寶;看清楚什麼是你需要的,而什麼又是你想要的!不要吝於滿足自己的需要,也不要過份追求想要的,不要讓自己活在別人規範標準的世界。過一個自己定義下的滿足人生,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特人生。

1 則留言:

由佳里 提到...

我很同意喔~"想要"會讓人類社會進步,但過度的想要卻會造成人的貪婪跟浪費...物資不豐富的年代裡,衣服可以補了再補,每一樣物資都可以做最有效的利用,但現在的社會由於過多豐富的物資跟選擇,人在購物時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需要」,便裡商店裡每天到期的鮮奶、衣櫃裡只穿過一兩次或從來沒穿過的漂亮衣服、、、我們因為「想要」創造出多少累浪費的資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