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活動能在短短數天內,聚集潛在客戶,帶來面對面諮商、交易的機會,企業若能細心籌劃,「從顧客的眼,反觀企業如何從小處做起」,有形獲利與無形形象的提升,都可以極大化。企業參加具有臨時市集效益的展覽,要讓觀眾掏錢,就要從他們的立場來思考能促成消費行為的每個細節。
站在參觀觀眾的角度,結合各種行銷手法和工具,對內整合企業不同部門的共識和資源,對外以整合行銷溝通方案傳達訊息,才能讓參展績效最大化。
根據國外研究,一場B2B展覽,每位工作人員平均有效工作時間約四至六小時,一小時平均會有四個客戶,每一位客戶平均服務約15分鐘。在這樣的條件下,參展企業更應謹慎安排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透過教育訓練教導工作人員,在最短時間內辨識準目標客戶,並且適當設計展場環境,「從客戶在意的小細節著手,才能在萬綠叢中抓住他們的目光!」
企業參展不能只顧公司需求,還要能注意到客戶在意的每個部分。
姚晤毅建議,展覽文宣的設計,應有簡單和完整兩個版本。充分表達公司特色和主力產品的單張DM,是吸引客戶的關鍵訊息。至於企業歷史、多年經營成效等其他詳細資訊,則呈現在完整版上,並由工作人員向進入展區詢問的消費者補充說明。
「展覽攤位就等同於企業分店!」姚晤毅再三強調,企業應將展覽攤位視為公司形象的展示間,所有與攤位相關、顧客所見所及處,都應環繞著企業形象,與企業識別、形象和產品一致。找展場模特兒、公關公司等來幫忙促銷,都是可行做法,但務必要連結到企業形象。
參展也不一定要花大錢,簡單的珍珠板、大型輸出海報、組合式桌椅都可以小兵立大功。
最重要的是,「展覽主題明確,扣緊企業特色」,就能創造最大的參展效益。
參考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4555285.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