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美國紐約屋士達靈性小鎮名氣大 搖滾樂聖地 嬉皮風依舊 藝術商店充斥 藏傳佛教興隆

華裔大導演李安最近正在拍攝另一部同志電影,片名叫「Taking Woodstock」,讓許多華人好奇,這個紐約小鎮到底有何魅力?位於上州蘇利文郡(Sullivan County)、距紐約市兩個半小時車程的屋士達(Woodstock),在大都會近郊的城鎮中相當特殊,它沒有豪華別墅,也並非名人富豪的最愛,不過若提到現代人最需要的靈性休閒,相信內行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強力推薦屋士達。
音樂祭打響名聲
屋士達之所以充滿靈性,原因之一是它位於上州被公認最具靈性的凱茨奇爾(Catskill)森林保護區,其次是它在1969年舉辦了第一場、也是最轟動的一場「搖滾音樂祭」,使這個人口僅6000多的農業小鎮,3天內湧進45萬樂迷與嬉皮,在沒有炫麗的舞臺與燈光特效下,就在Bethel農場的草地上唱起來,許多人就地露宿,屋士達成了不夜城,有30多個美國當代著名樂團和歌手接力演出,當時紅極一時的搖滾歌星幾乎全數到齊,包括搖滾歌后瓊拜雅(Joan Baez)、鮑伯狄倫(Bob Dylan)等,在冷戰的背景下,鬱悶的年輕人藉搖滾樂唱出對自由和反戰的心聲,高喊愛與和平,屋士達便是正式帶領這股風潮沸騰的小鎮,被「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評為改變搖滾史最重要的50事件之一。當年3天的音樂祭結束後,嬉皮風開始竄進這個小鎮,響往自由的吶喊、反文化的風氣、以及藝術與音樂的餘韻,便一直殘留不去,在屋士達,街頭到處可見批散長髮、穿著五顏六色破T-恤、蓄鬍子、滿身刺青、自稱是藝術家的人。雖然當時的嬉皮運動,被認為與性解放與迷幻藥難脫干係,不過也因此開啟了日後每年屋士達的音樂祭,一直延續至今。
對當地人而言,真正的屋士達鎮已經不見了,經過嬉皮洗禮,早年荷蘭風格的屋士達如今已改頭換面,充滿了藝廊、各種音樂祭、瑜珈大會串、藝術家工作室、街頭的即興音樂、朗誦詩人、健康靈性禪修中心,儼然是1個藝術殖民地, 夏季至秋季,有各種戲劇詩歌節、吉他節、電影節、周末藝術節等。每逢假日,觀光巴士會開來此地,遊客從這些白牆小屋、古董藝品店、餐館、咖啡廳中,試著嗅出搖滾年代的氣息。
當然,屋士達不是只有音樂,方寸之地的小鎮,以1個圓環為中心,放射出幾條街道,例如Old Forge Road,開設著許多風格小店,有芳香蠟燭、古董藝品、少見的書籍、工藝品、風格服飾店等。
方寸地美食多樣
遊客到了屋士達後,不妨先找家餐廳填飽肚皮。這裡的餐飲相當多樣,除了典型的美國食物,還有墨西哥、法國、中國、日本、以及許多強調健康飲食的素菜館,許多餐廳設有戶外庭園區或是二樓客座,外來訪客可以悠閒地吃頓早午餐。
周末早午餐(brunch)中最值得推薦的是Oriole 9, 這家餐廳的美食很多樣,有美式、歐洲菜、荷蘭菜、以及其他國際口味,店東是法裔,卻接受義大利烹飪訓練,而廚師則畢業於上州著名烹飪學校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因此造就出Oriole 9的國際風格。此外,Oriole 9賣的咖啡號稱是哈德遜河谷地區最好的,且有自製的袋裝咖啡包賣給遊客。若想吃浪漫精緻的法國菜,可去Blue Mountain Bistro,它是1家中價位的法國餐廳。喜歡健康飲食的遊客,可以在西式速食餐廳Garden Cafe on the Green、或標榜健康飲食的Heaven享用滋養身心靈的美食。習慣吃中餐者,可選中日混合餐館Wok & Roll Japan,它標榜不用味精,而且少鹽少油。
飽餐之後有空,不妨逛逛附近的藝廊、劇場、古董藝品店、風格小店。來朝聖的搖滾樂迷,可以在多家小店尋寶,它們專賣70年代搖滾歌星的紀念T-恤、馬克杯、海報及唱片等,這些小店從外觀看擺設非常零亂,其實它展現的就當年搖滾樂的自由不羈風格。周末時間,圓環附近街道會擺出跳蚤市場,專賣二手貨,圓環內也有一些即興表演,相當熱鬧。
屋士達除藝術氣息之外,附近群山環繞,小溪潺潺,充滿森林視野,且林中不時可見新潮的房舍,也許哪個房舍就隱居著某位知名藝術家或音樂家呢!
健行道直通山頂
喜歡青山綠水且不在乎流汗者,登山健行是很好的選擇,其中最出名也最受歡迎的健行路線是Overlook Mountain步道,約有海拔3000多呎高,全程約5哩長,來回需3小時。沿著Meads Mountain直登屋士達山頂,可以體驗凱茨奇爾的綠意與山頂風光,俯瞰哈德遜河谷。這段路程大部分是石子路,途中會經過一棟只剩外牆的廢棄飯店,後方是一座高塔,不遠處就是回聲湖(Echo Lake),沿途有紅漆標示著步道,相當容易辨認,若不放心,可先在鎮上小店詢問路線圖,以防萬一。
只想找一處美景,悠閒享受片刻寧靜的人,那麼屋士達山頂最值得推薦的地方就是藏傳佛教噶瑪三乘法林寺(Karma Triyana Dharmachakra,簡稱KTD),離屋士達鎮中心開車約10分鐘。早在1970年代,藏傳佛教許多高僧流亡到北美地區,並開始建立禪修中心,KTD便是四大教派之一的白教或噶瑪噶舉派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座禪修總部,1990年初期啟用,位於前往Overlook Mountain的半山腰。
實際上,由於KTD的進駐,帶動了屋士達的靈性風氣,目前小鎮上有許多和禪修有關的小店,還有一些由藏人開設的西藏文物藝品店,掛上象徵白教的藍黃旗幟。KTD佔地雖廣,但因建設經費一直缺乏,至今僅開發部分,而且建築物已呈老舊,目前正在擴建新殿和宿舍。
由於藏傳佛教的北美信徒眾多,影響力廣大,KTD寺院內有許多美國裔出家人,寺院內的工作人員也多是志工。有趣的是,寺院禮品部一名中年女志工,白天在寺服務,晚上或假日則在屋士達音樂酒吧唱爵士樂,賺取生活費;另一位來自捷克的年輕男志工,一心想學藏傳佛教,因為錢不夠,便在書店當志工,以換取免費住宿在寺院內,諸如此類的故事非常多。而這個禮品部面積雖不大,音像商品卻相當豐富,舉凡藏傳佛教的藏文與英文書籍、法本、經文、念珠、佛像、唐卡,以及音樂與影像光碟等都不缺。
風馬旗林中祈福
也因為KTD在北美地區的號召力,每當它重要授課或法會時,往往吸引來自全美的信徒停留數日,聽經禪修,人數好幾百,而KTD也為他們提供素食餐點及便宜住宿。除了特別的活動外,KTD平日早晚都有共修活動,周末假日會有禪修與各種藏密的佛學課程,邀請國際著名藏傳佛教大師們前來授課。寺院內有一座寶相莊嚴的大殿,供奉釋迦牟尼大佛,此外還有一座側殿,供奉4臂觀音與千手千眼觀音等聖像。據說,1名住在山下屋士達的男子,因為信教虔誠,每日清晨5點一定會到這座側殿參拜,修持藏密中的本尊綠度母1小時半,風雨無阻,持續數10年,成為KTD的傳奇之一。
在KTD外圍,山巔樹枝上掛著五種顏色的風馬旗,是藏傳佛教中祈福消災的象徵。就在KTD正門對面,有一條小步道,寫著「法性之道」(Dharma Path),沿著小步道下行,僅一小段距離,兩旁樹幹一片風馬旗海,隨風飄揚,左側另有一座木亭,擺上青石,可以禪修或靜坐,步道的盡頭是一片開闊草原,平日當作KTD的停車場,不過也特闢了一塊露營地,讓遊客搭篷露宿,其旁便是小湖,十分幽靜。
金秋賞楓季節,不妨走一趟屋士達,結合藝術、音樂、綠意的靈性之旅,可使身心都充滿祥和。

貼心建議:
Oriole 9餐廳地址:17 Tinker Street woodstock, NY 12498。
電話:845-679-5763。
Garden Cafe On The Green餐廳地址:6 Old Forge Rd Woodstock, NY 12498 。
電話:845-679-3600。
Heaven餐廳地址:17 Tinker St Woodstock, NY 12498。
電話:845-679-0011。
Blue Mountain Bistro地址:1633 Glasco Tpke Woodstock, NY 12498。
電話:845- 679-8519。
Wok & Roll Japan餐廳地址:50 Mill Hill Rd Woodstock, NY 12498-1310
電話:845- 679-3484。
噶瑪三乘法林寺(Karma Triyana Dharmachakra)地址:335 Meads Mountain Road Woodstock, NY 12498。
網址:www.kagyu.org。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ny-leisure.php?nt_seq_id=1787170

1 則留言:

saoyin 提到...

感覺像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感謝妳寫的那樣詳細。